公差:標準中規定的正、負偏差值絕對值之和叫做公差,亦叫"公差帶"。
偏差是有方向性的,即以"正"或"負"表示;公差是沒有方向性的,因此,把偏差值稱為"正公差"或"負公差"的叫法是錯誤的。
、劢回涢L度
交貨長度又稱用戶要求長度或合同長度。標準中對交貨長度有以下幾種規定:
A、通常長度(又稱非定尺長度):凡長度在標準規定的長度范圍內而且無固定長度要求的,均稱為通常長度。例如結構管標準規定:熱軋(擠壓、擴)鋼管3000mm~12000mm;冷拔(軋)鋼管2000mmm~10500mm。
B、定尺長度: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,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長度尺寸。但實際操作中都切出絕對定尺長度是不大可能的,因此標準中對定尺長度規定了允許的正偏差值。
隨著2020年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階段性結束,產能置換投產情況需引起重視。根據統計,2018年以來全國先后發布了96項產能置換方案,其中46項將于2020年年底前投產,涉及45家鋼企。擬新建煉鋼產能7318.8萬噸、煉鐵產能6837.05萬噸,退出煉鋼產能8648.28萬噸、煉鐵產能8361.23萬噸;擬新建高爐48座、轉爐45座、電爐16座。初步估計,其中76%的煉鋼產能和42%的煉鐵產能將在2020年下半年投產。新增產能集中在華東、華北地區,其中,鋼鐵大省河北2020年將涉及煉鋼產能4965.8萬噸、煉鐵產能4996.5萬噸投產。
單從數據上看,退出產能大于新增產能,但需要注意的是:一方面,由于在產能置換實施過程中,部分置換的舊產能已長期關停,或在新產能投產之前已提前停產,存在僵尸產能或已停產的產能重新折算到置換產能之中的情況。在產能置換過程中,鋼企通過建異形高爐導致實際產能增加,前期國家發改委、工信部以及統計局聯合發布《關于做好鋼鐵行業產能、產量調查核實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對鋼鐵企業近3年的裝備產能情況及變化情況進行調查核實,并說明情況,就是為了“摸清”底細。